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戏曲资讯

戏曲新闻频道提供戏曲大全新闻资讯,包括豫剧、京剧、越剧、秦腔、评剧、黄梅戏、河南曲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安徽民间小调等剧种的最新报道

上党梆子《千秋长平》喜获“中国戏曲学会奖”

栏目:河北梆子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千秋长平,点击:625

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致颁奖辞 副市长王维平致欢迎辞 为《千秋长平》剧组颁发获奖证书 为《千秋长平》剧组颁发中国戏曲学会奖奖牌 12月9日晚上,大型上党梆子新编历史剧《千秋长平》...

戏曲丧失未来:京剧、市场、国家与民间

栏目:京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52

戏曲总是无法赢得青年人的心 毫无疑问,京剧已经无法赢得市场在影像全面优胜于文学与戏曲之后,纵然将全中国最好的剧场都给它,它也无法复现昔日的荣光。原因无外乎众所周知的那几条...

“中国戏剧的根是在戏曲和曲艺”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林兆华,点击:86

林兆华专访 林兆华在北京人艺的办公室更像是一个单身宿舍,印染的花布帘子在这栋具有鲜明前苏联风格的庄严建筑里多少有些突兀。一张单人床,一个破旧的书桌,一盆浸水的蔬菜。大导独...

新时期戏曲的复兴与繁荣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33

1976年10月,四人帮集团覆灭,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文艺由万马齐喑的一片沉寂开始走向全面的复兴, 戏曲 界也是一样。 首先, 戏曲 界进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工作, 戏曲 队伍...

中国新兴剧种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49

新兴剧种据粗略统计,1958年前后创建时有64个。到30年后的1989年,中国戏曲学会和吉林省艺术研究所联合召开建国后新兴剧种发展趋势研讨会时,尚有47个。之后经过20年,到今年7月16日由文化...

戏曲百科之淮剧音乐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38

淮剧唱腔的曲体结构,系从原无伴奏高腔音乐系统演化为 戏曲 化、抒情性的板腔音乐体系。香火戏时期主要唱腔《香火调》、《淮蹦子》,分别源于我市境内门弹词、僮子腔和清江、淮安、宝...

戏曲艺术:“移”是创新 “形”是规律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76

戏曲艺术从古至今,为提升生存力,有过大大小小的变革,从宋金杂剧到元杂剧,到传奇、到板腔体等,每一次戏剧形式的变革,都是在原有的戏剧形态基础上进行的。地方戏是戏曲在继承中不...

戏曲的三大艺术特色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77

(一)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 《柜中缘》女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

豫剧的特点

栏目:豫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219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豫剧的流行区域...

苏州评弹的特点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152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最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乾隆皇帝演唱过。嘉庆、...

秦腔的特点

栏目:秦腔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602

又称乱弹,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源于西秦腔,如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其以梆击节时...

唐代对戏曲的影响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49

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门户,并给戏曲艺术以丰富的营养,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了戏曲决定性影响。音乐舞蹈的昌盛,为戏曲提供了最雄...

昆曲的特点

栏目:昆曲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868

昆曲牡丹亭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又称中国戏曲之母,昆曲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

淮剧的特点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131

淮剧《牙痕记》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淮剧是距今已在二百余年的老剧种,早在清代中叶,江苏盐阜(盐城和阜宁)、清淮宝(淮安和宝应)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

戏曲起源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232

先秦时期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

戏曲文化网微信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