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戏曲资讯

戏曲新闻频道提供戏曲大全新闻资讯,包括豫剧、京剧、越剧、秦腔、评剧、黄梅戏、河南曲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安徽民间小调等剧种的最新报道

浅谈京剧中梅派唱腔独特的艺术魅力

栏目:京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687

任何剧种唱腔艺术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唱腔树立的音乐形象最具活力,能够充分表达人的思想情感。京剧艺术讲究唱、念、做、打、舞,唱腔首屈一指,表现力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艺术...

为什么把戏曲演员叫做"梨园弟子"?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270

旧社会常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其实,这种称谓最早并不是指戏曲演员,而是指乐器演员。《新唐书礼乐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喜欢音乐,精通音律,尤其欣赏清雅的《法曲》...

中华戏曲审美精神 深厚的文化内涵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31

如果说,在中国有哪一种艺术样式是全民的,体现了最为广泛的审美趣味和欣赏口味,成为从宫廷到文苑到市井到乡村一致爱好的对象,那就是 戏曲 。 在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悠久历史中, 戏...

讲讲在表演中时常会用到的京剧曲牌

栏目:京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286

京剧的曲牌就是曲调的名称,俗称牌子,如[点绛唇]、[将军令]等。曲牌各有固定的名称、句数、句格(包括长短不等的字数、字音的平仄等),以及曲调方面的板式、板数、调高等,格律相当严谨...

梨园小知识--包公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45

包拯,人们俗称包公或包青天,这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包公又叫包龙图,一般只有在小说和戏剧中可以见到。如明代小说《警世通言》,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一章,《铡美案》剧中,有包龙图打...

豫剧伴奏音乐及各种伴奏乐器解析

栏目:豫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2057

豫剧的伴奏乐队,过去曾有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的说法。早期的豫剧在乐器上还使用四大扇(大铙、大钹)和尖子号(管长1米左右),以此来制造雄壮热烈的气氛。 豫剧乐队的文场主奏...

京剧表演的“行头”有哪些讲究

栏目:京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572

京剧的表演戏装又叫做行头(xnɡtou)。不管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基本上都是明朝的打扮,并且不受剧情中季节、地区和民族的限制。 京剧行头主要随着角色的身份、职业和性别而定。帝王将相等...

戏曲小知识:梨园工会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09

梨园公会是在京戏曲界人士的群众组织,清康熙以后,名称几经变化,先后名为精忠庙、正乐育化会、北京梨园公益会、北平梨园公会等。 精忠庙 晚清时北京戏曲艺人的同仁组织,清同治时设...

豫剧慢板的有关知识与演唱方法

栏目:豫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429

慢板是豫剧四大板式中最好唱也是最难唱的一种,说好唱是指节奏相对舒缓,易学,说不好唱,是指唱出慢板韵味与强弱起伏很难,下面我把我在河南一家电台做嘉宾主持时的讲稿摘录一下,希...

【梨园义地】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48

梨园义地解放前被称之为戏子坟,这些茔地都建在外城,如崇文区的安庆义园、春台义园;宣武区的潜山义园、安苏义园和梨园义地等。 著名徽班艺人高朗亭、安徽安庆人,曾掌三庆班多年,自...

中国传统艺术豫剧的由来与特点

栏目:豫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488

豫剧 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

梨园子弟分类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89

梨园子弟分为坐部、立部、小部和男部、女部。坐部一般是优秀演员,乐工坐在堂上演奏,舞者大抵为3至12人,舞姿文雅,用丝竹细乐伴奏;立部是一般演员,乐工立在堂下演奏,舞者60人至80人...

中国传统艺术曲剧的由来和特点

栏目:曲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456

曲剧简介 曲剧是河南省本地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有些地区又称南阳曲子。曲剧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其周围邻近地区,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

河南豫剧的兴旺过程

栏目:豫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86

在河南省开封市的朱仙镇,流传着一种民间木刻画木版年画,木板年画开始于唐代,兴于宋、鼎盛于清朝,而木版年画流传至今的是岳家军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从金戈铁马中走来,之后又登上...

太康道情戏中的台步表演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642

台步是演员在舞台上走路的舞蹈化步子。戏曲里有句行话:先看一步走,再看一张口,足见其在表演中的重要性。道情主要学习了昆剧的台步,太抵要求是生角潇洒,老生则要脚步从丁起,脚背...

戏曲文化网微信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