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戏曲资讯

戏曲新闻频道提供戏曲大全新闻资讯,包括豫剧、京剧、越剧、秦腔、评剧、黄梅戏、河南曲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安徽民间小调等剧种的最新报道

最早的戏园杂志——《吉祥剧刊》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吉祥剧刊,点击:115

一个戏园能有自己的戏刊,这是很不容易的事。近日在美国发现的《吉祥剧刊》(以下简称《吉祥》),或许就是现存最早的戏刊了。《吉祥》创刊于1934年11月,为周刊。北京吉祥戏园编辑出版。...

河南豫剧兴起的时间

栏目:豫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248

翻开历史厚重的书页,寻找豫剧兴起的时间,我们发现在《杞县志》和《歧路灯》中都记载了同一历史时期,清朝乾隆年间,在那个社会繁荣兴盛的年代,戏曲得到了充分的养料成长壮大,那个...

太康道情戏的身段表演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71

身段是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各种舞蹈化的形体动作的统称,五法。中的枢纽 纽,包括举手投足、上马下马、坐卧行走等等。道情剧学习其他剧种的身段表演首先是演员根据角色、年龄、性别、...

京剧知识:什么是“六场通透”

栏目:京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15

在《松柏庵往事》一书徐氏家风一节中,说徐(兰沅)老是一位六场通透的琴师。后来总有人问及六场通透的问题,那么六场通透究竟如何解释呢?要说这实在不是一个张口就能答来的话题,不过我...

河南豫剧的渊源

栏目:豫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303

北有长城的庇护,南得黄河的滋润灌溉,中国东部的中原地带,成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繁荣发展之地,在这方神秘的土地上,人们探寻到了中国文明之源,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也正是...

太康道情戏中的手法表演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09

一、手法的表演 所谓手法,主要指手的指法,而指又可分为兰花指、单指、双指、个半指、五指、朝天指、佛指、三指、四指、十指、弹指、转指、单手指、双手指、上摇指、双摇指等不同的...

明清时期的面具、戏箱、艺人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54

面具大概起源于最初的原始祭祀,在殷商青铜器里我们见到成批的青铜面具,其中一些可以佩带。见于记载的面具最早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南朝的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里说到:十二月八日,...

女子越剧改良的开始

栏目:越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67

各个女子越剧班社到上海后,起初演出的剧目都是在浙江农村和城镇常演的传统戏。由于战乱造成演出市场数个月的冷落,再加上浙江籍观众对家乡戏有深厚感情,因此她们刚到上海之初,依然...

太康道情戏中丑角表演的基本特点二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26

丑角不光在唱腔方面独具特色,而且在即将上场的幕后往往有啊、哼或嘿嘿、来了、走哇之类的呼唤声,根据角色的年龄、地位,发出不同的音调。丑角和其他角色的笑声也不同,比如其他角色...

南府、升平署、内廷供奉和宫廷大戏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34

南府和升平署都是指清代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因时代同而称谓不同。乾隆时称南府,道光七年即1827年改为升平署。升平署旧址位于北京市南长街南口路西,清初称南花园是宫廷培植...

京剧服装的表现品级

栏目:京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17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对生活中的服装色彩有严格的规定。 《明史舆服志》中记载:民间不许用黄,文武官员的公服,一品至四品服绯,五品以下服青、绿。戏曲服装...

太康道情戏中丑角表演的基本特点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534

丑行是一喜剧角色,在剧中插科打诨,制造喜剧气氛,和生角、旦角彼此衬托,相辅相成。道情戏中的丑角不是都演坏人,因而有丑而不丑,丑中见美,丑人俊扮,不遮其丑;好人丑扮,不盖其...

地方曲种介绍之罗卷戏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32

咚将--咚将--得儿咚将--,一阵铙钹响,几声咿呀腔,男女老幼就搬着小凳扶将着赶过来了。待大家稍稍坐定,一记锣声咣--,台下观众便一个个屏息凝视,随着剧情,大家或喜或怒或怨,或击腿...

为什么京剧中要有七行七科

栏目:京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543

戏曲演出团体在演出时必然要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因此就需要各个方面的工作人员,归纳起来就是七行七科。七行七科隶属于行会组织精忠庙管理,精忠庙上属升平署或内务府管理。精忠庙设有...

老旦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50

老旦。老旦扮演的角色大多是人到暮年,晚景凄惨,自觉老来无用,多愁善感之人。过去一般方剧种,对这个行当不太重视,像佘老太君,大多有帅旦充任,现在就大不一样了。 2003-2005年太康...

戏曲文化网微信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