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戏曲资讯

戏曲新闻频道提供戏曲大全新闻资讯,包括豫剧、京剧、越剧、秦腔、评剧、黄梅戏、河南曲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安徽民间小调等剧种的最新报道

河南戏曲经典谚语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493

粗越调,细二簧,论听还是梆子腔。 罗卷窝里出粗梆,越调底子掺皮簧。 曲子小,越调大,梆子唱戏好打架。 不加唢呐称秧腔,加上唢呐即罗罗。 骚罗戏,浪卷戏,要看还是梆子戏。 粗梆戏...

道情服装知识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02

靠,戏曲服装中战服的简称,是传统戏曲中武将的战服,常在出兵、对阵时穿用。一般靠服都由前后两块组成,满绣鱼鳞,紧袖,圆口,腿部有靠腿两块。靠有红、白、黄、绿、紫等颜色之别,...

豫剧行当分类

栏目:豫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052

传统豫剧行当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八角,二是里门头。外八角主要包括生角行当大红脸、二红脸(也叫马上红脸)、边生(二补生)、小生和花脸行当的黑头(专指以包公为主的角色)、大花脸(相当于...

道情服装知识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140

靠,戏曲服装中战服的简称,是传统戏曲中武将的战服,常在出兵、对阵时穿用。一般靠服都由前后两块组成,满绣鱼鳞,紧袖,圆口,腿部有靠腿两块。靠有红、白、黄、绿、紫等颜色之别,...

豫剧锣鼓经

栏目:豫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锣鼓经,点击:1128

豫剧锣鼓经,该文作者在河南豫剧二团工作15年,一直从事打击乐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打击乐有深刻的认识和感情。 打击乐在戏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戏曲打击乐节奏丰富、...

道情服装中的蟒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蟒,点击:145

像当地豫剧一样,新组团的道情剧服装也要求所谓的: 四身袍子四身袄 兵坎四件不可少 两身打衣三官衣 裤裙四身四蟒靠 四披四褶两花素 四身龙套一箭袍 斗篷男女各一件 丫环坎肩离不了 有了...

梨园知识:中国戏曲角色行当大全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591

扮演剧中人物分角色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行当从内容上说,它是戏曲人物艺术化、规范化的形象类型。从形式上看,又是有着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的分类系统。这种表演体制是戏...

豫剧五大流派唱腔特点

栏目:豫剧新闻,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915

在豫剧流派的发展中,从声腔方面可以分为豫东调和豫西调,但随着豫剧的发展,东西两调相互学习,各取所长,两派的区别已经越来越小,自从豫剧五大名旦出现后,豫剧流派又出现了以各个...

太康道情知识:耍扇子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耍扇子,点击:384

耍扇子。和其他剧种一样,扇子也是道情剧常用的道具之一。耍扇子有套口诀。 旦角扇子不离鬓, 小生不离大衣襟。 老生垂手扇胯骨, 花脸张臂与肩平。 文士写字爱扇袖, 教书之人扇坐凳。...

浅谈戏曲表演中的“五功五法”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点击:210

谈到戏曲表演,总有四功五法之说,即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是四功,手、眼、身、法、步是五法。此说约定俗成,由来已久,但仔细推敲,却发现有许多缺憾...

太康道情知识:耍手绢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耍手绢,点击:228

耍手绢。耍手绢多用于闺门旦、花旦、影旦的表演中。适当运用耍手绢技,既能衬托出人物的思想活动,叉能使表演生动、活泼、美观。道情的不少剧目,如《王金豆借粮》中的张爱姐就多次运...

太康道情知识:耍翎子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耍翎子,点击:149

耍翎子本来是京剧等大剧种常用的一种表演技巧,它有两个口诀 其一 喜悦得意掏翎蝙蝠蹁跹形, 气急惊恐绕翎蜻蜓点水形。 深思忧虑搅翎二龙戏珠形, 愤怒已极抖翎蝴蝶飞翔形。 施礼搭躬涮...

太康道情知识:耍蚊帚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耍蚊帚,点击:108

耍蚊帚。蚊帚是剧中仙女、尼姑、或道姑的道具。道情古装戏《白玉楼》第 三部中,白玉楼遁人空门,就手拿蚊帚(拂尘),利用理帚、画帚、刷帚、背帚、卧云帚等十几个程式动作,反映出了她...

太康道情的技巧表演 耍水袖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耍水袖,点击:304

水袖不仅剧中角色打躬施礼出门整容时用得若,更可以据此设计出不同的舞蹈身段,来表达人物大悲大喜的思想感情。戏剧舞台上,历来讲究长袖善舞,道情亦然,也有其水袖的舞法。具体方法...

太康道情知识:耍髯口

栏目:戏曲资讯,作者:戏曲大全,标签:耍髯口,点击:191

耍髯口。道情学习的耍髯口主要有甩、撩、抖、挑、推、托、理、抄、撕、吹、捻等十几种表演程式。 摔髯:有左右甩髯、左右斜甩髯两种。1、左右甩髯,左甩髯是右边脖颈儿,靠耳后上部用...

戏曲文化网微信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