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咏梅:贴近百姓,艺术才有生命力
7月8日至25日,云南省玉溪市滇剧团副团长冯咏梅率团参加了第38届法国圣特市和平艺术节和法国南部古城勒皮·昂沃莱国际民间艺术节的演出,受到了法国观众的好评。然而由于旅途劳累和倒时差影响了休息,冯咏梅回国后就病倒了。
采访冯咏梅时,她正在医院打针,但当谈到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首次单独评选的文华表演奖时,她依然充满喜悦。“作为一个地方戏剧的表演者,获此殊荣我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也为滇剧这个地方剧种得到专家的认可感到欣喜。文华表演奖是对我和滇剧的鼓励。”冯咏梅说,“今后,我会努力创作更多优秀剧目,用更好的演出回报大家。”
30年的舞台表演经历,使冯咏梅掌握了一套能够发挥滇剧声腔特色和优势的唱法,吐字清晰,嗓音亮而不“炸”,行腔处理细致。她用细腻自然、声情并茂的表演成功塑造了《京娘》中的京娘、《西施梦》中的西施等鲜活的舞台艺术形象,被誉为“高原之莺”和“滇剧声腔女状元”,曾获得2000年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白玉兰戏曲表演艺术奖。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称赞冯咏梅是“嗓子好、扮相好、唱腔好、表演好”的“四好”演员。
在滇剧的传承和宣传推广方面,冯咏梅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她长年送戏下乡,十几年来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她说:“我们每年都会送戏到学校、工厂、军队和农村。滇剧在云南是一个老少皆知的剧种,只有让滇剧真正贴近百姓,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艺术。”为了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冯咏梅一直在思索如何对滇剧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尝试引入一些新的舞台演出风格,融入一些现代技艺,在题材、唱腔以及舞美设计、灯光和服饰方面有所创新,使地方戏曲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具有时代气息。”2009年,冯咏梅主演的新编传奇滇剧《抚仙湖之恋》,将传统的唱腔与时下的流行歌曲元素相融合,给观众以崭新的视听感受。
目前玉溪市滇剧团只有40多名演员。对于滇剧的传承和发展,冯咏梅语气中透露出一些担忧。“我们必须加强滇剧人才的培育,否则,滇剧可能会因为规模过小、后继无人而被迫退出舞台。”冯咏梅说,“现在,剧团已经招入了一批十来岁的小学员,把他们送到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上海戏曲学校接受正规的戏曲表演培训。等他们学成归来,剧团老演员再进行传帮带授艺,把滇剧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剧团未来的希望就寄托在他们身上,我对此充满信心。”
本文“冯咏梅:贴近百姓,艺术才有生命力”最初发布时间:2010-9-23
上一篇:对戏曲艺术应有不拘一格的追求——访袁慧琴
下一篇:吴琼:我和严凤英隔空对话
相关文章
新闻热点
- 陈乃春:唱出心海里的每朵涟07-30
- 筱俊亭张火丁的评剧缘07-30
- 吴琼:与《女驸马》结缘三十10-09
- 马金凤的“不为”02-03
- “大嗓小生”第一人走了07-21
- 李树建:只有出精品才能救剧09-23
- 陈晓峰:长春话剧小剧场的大01-08
- 韩少云与王其珩:琴瑟和鸣10-30
- 丁凡:粤剧界里的“濮存昕”07-13
- 孙路阳:用出色表演展现评剧09-25
推荐关注
- 一声“哥哥”把观众的心叫碎11-14
- 翻开青春的黄历 黄家驹逝世07-07
- 陈少云:以现代精神发扬麒派09-23
- 蓝天野:挥不去的“人艺”,离10-28
- 李世济:从“小程砚秋”到“02-11
- 周好璐:艺术来不得半点浮躁09-25
- 高东文:我的剧团我的家08-18
- 方汝将:为舞台而生逐梦不息05-25
- 于魁智: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11-06
- 林奕华:娱乐不是戏剧的目的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