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国生:和京剧一起向前走
南派武戏,再现辉煌——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最近在江苏海门颁奖。浙江京剧团新编历史剧《飞虎将军》荣获“原创剧目大奖”等8个奖项,浙京团长翁国生一人获“表演大奖”和“导演金奖”。
在一个非京剧的流行区域,在京剧剧种杰出人才与资源高度集中于京津沪地区的时代背景下,以翁国生为代表的一批浙江年轻京剧人,能够坚持在西子湖畔,高举繁荣京剧的大旗,与时代同行,充满生机与活力,把一个地方京剧团办出一种气质、办出一种精神来,何其难得!
飞虎将军一飞冲天
走进浙江京剧团大院,排练场里,依旧热火朝天,演员们摸打滚爬,汗湿衣衫……金秋十月,《飞虎将军》还将力争参加中国第十届艺术节,而要入选并获奖,有个硬性条件,就是新剧必须演满60场。翁国生和他的团队依旧没有休息日,他们又将开启新的巡演征程。
继《宝莲灯》演出1000场、《哪吒》演出400场之后,浙江京剧团去年年底创排了《飞虎将军》,成为“浙江京剧武戏三部曲”的压轴之作。翁国生,既是主演,又是导演——《飞虎将军》追求的是一种史诗般的舞台呈现。翁国生期望,京剧武戏不光是“武”,还要“文”,武戏不光看“打”,还有“格”。
这出戏,前半场全是武戏,高难度的出手、跌翻,翁国生要一刻不停地打25分钟。而最后一场戏,将军被五马分尸。“死前的痛苦,一边要用大量的武打技巧表现,另一边是他整个心理状态的扭曲、变形,我也要非常细腻地表达出来。”所以每次演出,翁国生都要一个人关在后台十多分钟,“谁都不要打扰我,否则我出不了戏!”
武戏加心理戏,演员兼导演,是身心的双重考验。浙京人永远都无法忘怀:当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比赛的大幕拉开,望着台下黑压压的1000多位观众,翁国生清了清嗓子,伴随一句高昂的长腔,拖着那条断裂过跟腱的腿,带领着浙京演员激情地飞跃上台,刹那间,全场一片掌声。
好一个飞虎将军,一飞冲天!
南派武戏薪火相传
功夫过硬、招式新颖,是武戏赢得观众的前提,也是浙江京剧团享誉舞台的根源。
然而,对国粹京剧而言,翁国生的不简单在于:他不仅是个好演员、好导演,更是一位南派武戏的传承者。
南派武戏出过响当当的盖叫天,而到了翁国生这一代,南派武戏的荣光已黯淡了许久。
《宝莲灯》是翁国生艺术生涯中的一台大戏,也是浙京“武戏三部曲”的第一部大戏。他请来了老师,著名武生、中国京剧院导演高牧坤担任总导演。高牧坤说,武戏寂寞,前辈已经渐渐少了,但翁国生这位年富力强的学生让他看见了振兴武戏的希望。翁国生对京剧艺术的追求正处于一种恰到好处的最佳状态,表演的温度与火候都刚好用来诠释高牧坤心目中“沉香”这个人物,他既能表达出剧中人物感情的跌宕,又能展示出京剧武戏的精髓。
新闻热点
- 陈乃春:唱出心海里的每朵涟07-30
- 筱俊亭张火丁的评剧缘07-30
- 吴琼:与《女驸马》结缘三十10-09
- 马金凤的“不为”02-03
- “大嗓小生”第一人走了07-21
- 李树建:只有出精品才能救剧09-23
- 陈晓峰:长春话剧小剧场的大01-08
- 韩少云与王其珩:琴瑟和鸣10-30
- 丁凡:粤剧界里的“濮存昕”07-13
- 孙路阳:用出色表演展现评剧09-25
推荐关注
- 蓝天野:挥不去的“人艺”,离10-28
- 于魁智: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11-06
- 高东文:我的剧团我的家08-18
- 周好璐:艺术来不得半点浮躁09-25
- 一声“哥哥”把观众的心叫碎11-14
- 方汝将:为舞台而生逐梦不息05-25
- 李世济:从“小程砚秋”到“02-11
- 林奕华:娱乐不是戏剧的目的07-17
- 翻开青春的黄历 黄家驹逝世07-07
- 陈少云:以现代精神发扬麒派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