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彭:规矩的韵味
“一轮明月——照窗前——”干净、浑厚的嗓音,苍中带润的声腔,这一句唱就将伍子胥的悲愤之情尽数渲染,一时间梅兰芳大剧院里掌声雷动。这是京剧《伍子胥》的经典选段,而台上那位扮相俊秀、韵味纯正的“伍子胥”,正是国家一级演员、新一代京剧杨派老生的领军人物——杨少彭。
文武双全
杨少彭出身梨园世家,他的父亲杨乃彭是享誉天津的杨派老生名宿。凭着直觉中对武戏“开打”和翻跟斗的喜爱,杨少彭幼年就开始学习武生。“别人练一遍的,我至少练三遍。”杨少彭说,他每天要两次把腿轮流吊上半小时,练跟头小翻练到手腕肿大,常常一天训练下来,手和脚都失去了知觉。
少彭16岁时,父亲杨乃彭期望他“子承父业”,改学老生以继承杨派衣钵。慈爱的父亲忽然变成了严厉的师父。一直练习武戏忽然要转学文戏,这让少彭一时间转换不过角色来,“怎么都做不对”,“特别怕跟着父亲学,三遍唱不对就会惩罚我,那时几乎每天都哭。”
现在,杨少彭已经可以很好地将文戏和武戏融于一身。这次参加“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擂台邀请赛,少彭将父亲和他一起改编的《伍子胥》作为压轴剧目参赛,将近3个小时的戏,他连唱带打,毫不含糊,靠的就是文武双全的好底子。
人生如戏
台上戏如人生,台下人生如戏。几年前,事业蒸蒸日上的杨少彭却忽然得了一场大病,持续发烧和呕吐折磨了他一年多,每天辗转于家和医院之间,生活一片混乱。在最痛苦和低落的时候,同是京剧演员的未婚妻蓝恭欣义无反顾地与杨少彭登记结婚。这仿佛是给杨少彭打了一剂强心针,带给他莫大的支持。经历过患难的杨少彭夫妇现在感情好得让人羡慕。
卸掉浓重的戏装之后,杨少彭是个开朗、率直,还有点“潮”的年轻人。“除了在过年过节时因为演出忙碌一些,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杨少彭保留了小时候活泼好动的本性,平时爱打乒乓球、羽毛球,还积极参加单位里组织的比赛,架势十足。另外,书法和篆刻也是他的拿手好戏,兴致来了,就练几幅大字,或者叫上妻子一起刻印章,然后兴致勃勃地把照片上传到微博上,和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快乐。
传承创新
“他的戏,有味,让人一听就知道是杨派。”票友这样评价杨少彭。杨派是一种平实、隽永、精致的艺术,最讲究的就是中规中矩的浓酽韵味。杨少彭能在台上很自觉地守住“骨子老戏”的内在韵律,规矩、内敛,深得杨派精髓。
关于传统艺术,杨少彭深知发展就是最好的继承。他大胆地用了父子二人改编的《伍子胥》参加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请赛,删掉了赘余的场次,加进了创新的唱段,串联上吃功夫的打戏,全剧一气呵成。创新之后的“老戏”更符合现代审美,剧情也更紧凑,受到了各界关注和好评,杨少彭的表演也获得了专家评委给出的最高分。
上一篇:杨丽萍的舞台始于孔雀终于孔雀
下一篇:筱俊亭张火丁的评剧缘
新闻热点
- 陈乃春:唱出心海里的每朵涟07-30
- 筱俊亭张火丁的评剧缘07-30
- 吴琼:与《女驸马》结缘三十10-09
- 马金凤的“不为”02-03
- “大嗓小生”第一人走了07-21
- 李树建:只有出精品才能救剧09-23
- 陈晓峰:长春话剧小剧场的大01-08
- 韩少云与王其珩:琴瑟和鸣10-30
- 丁凡:粤剧界里的“濮存昕”07-13
- 孙路阳:用出色表演展现评剧09-25
推荐关注
- 翻开青春的黄历 黄家驹逝世07-07
- 方汝将:为舞台而生逐梦不息05-25
- 高东文:我的剧团我的家08-18
- 周好璐:艺术来不得半点浮躁09-25
- 陈少云:以现代精神发扬麒派09-23
- 蓝天野:挥不去的“人艺”,离10-28
- 林奕华:娱乐不是戏剧的目的07-17
- 于魁智: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11-06
- 一声“哥哥”把观众的心叫碎11-14
- 李世济:从“小程砚秋”到“02-11